目前,实现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是每个人都在谈论的话题。在最近公布的“气候保护期初资产负债表”中,联邦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明确表示,未来德国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大幅下降。因此,所有必要的法律项目和措施都应在今年启动——正如我们上一篇博客文章所述。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保护部(BMWK)在此背景下宣布的措施之一是气候保护差价合约或碳差价合约(CCfD)。这是从金融界借用的概念,旨在在波动的市场条件下创造投资安全。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金融产品在能源行业有什么作用?在我们的博客文章中,我们为您提供了简要概述。
碳差价合约解决什么问题?
工厂的技术投资通常是长期投资。他们的规划时间相对较长,投资成本较高,多年后才能收回成本。这意味着几年前建立的系统将在很多年内不会更新。如果您想减少工业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则必须确保在可能的情况下仅对气候友好型工厂进行投资。这是一个挑战,主要原因有两个:
1.对气候友好型技术的投资通常比对不保护气候的技术的投资成本密集得多。
2.气候或大气是一种公共物品。这意味着没有人可以被排除 hotmail 电子邮件列表 在消费这种商品之外,同时它的使用不存在竞争——这意味着它可以很容易地被多个消费者同时使用。因此,使用公共物品本身没有成本。从经济角度来看,工业企业在保护气候方面没有任何优势。相反,如果他们这样做,他们就会处于劣势,因为对气候友好型技术的额外投资没有回报。欧盟排放交易的引入试图通过颁发二氧化碳证书来创造同等价值,从而为气候定价。在一个从气候保护角度来看是最佳的世界中,二氧化碳的价格将会如此之高,以至于企业只投资于气候友好型技术在经济上是值得的。然而,目前情况并非如此。
总而言之,可以说:一方面,为了实现气候目标,对工厂的新投资必须是气候友好型的,如果可能的话,立即进行。另一方面,当前的排放交易工具并没有为此提供足够的激励措施。碳差价合约正是旨在弥合这一差距。
碳差价合约如何创造目前缺失的激励措施?
碳差价合约(CCfD)旨在作为支持气候友好型工业投资的融资工具。为此,他们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只有二氧化碳价格长期保持高位,工业企业的气候友好型投资才有价值,但对高二氧化碳价格的投机则意味着高风险。因此,CCfD 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工业公司之间的合同,简而言之,国家确保长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投资风险。
本质上,联邦政府和工业公司就一定合同期内一吨二氧化碳的固定参考价格达成一致。该参考价格是根据合同期内的实际二氧化碳价格设定的。这样,根据参考价格和实际价格之间的差异,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实际价格要么低于参考价格(“低价场景”),要么实际价格高于参考价格(“高价格场景”)。在“低价情景”下,联邦政府有义务向工业公司支付实际价格与参考价格之间的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