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GDPR这个词,很多管理者就变得不确定了。这就是为什么来自数据保护机构的一封信会引起极大紧张的原因。诈骗者意识到了这一事实,最近发起了传真诈骗。 GDPR 被用作勒索不合理费用的借口。
骗局从一份传真开始。其中,诈骗者冒充数据保护信息中心 (DAZ)。除了一封求职信外,传真中还包含一份必须在一周内填写并寄回的表格。根据封面信,有义务填写表格以遵守 GDPR 下的“实施数据保护的法定义务”。
该设计令人联想到权威人士的一封信。但事实上,数据保护信息中心并不存在。对于可以“免费” 台湾电报数据 退回表格的说法应谨慎对待。此声明仅指将传真发送至免费的0800号码。
发件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最后,收件人需要签订一份合同,其详细信息可以在小字中找到。三年内,每年需缴纳 500 欧元加增值税。作为回报,收件人应该收到一份包含有关 GDPR 的信息材料(包括说明和模板)的货物。简而言之:传真的目的是引诱收件人陷入订阅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