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人来说,自主创业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自己当老板。可以自由决定如何实现目标,而不用在别人的监视下工作,这无疑是一个诱人的前景。毕竟,职业独立性不就是通过不必向别人汇报自己在做什么来体现的吗?
然而,除了独立性,企业家还需要有绩效。绩效是朝着既定目标做出的承诺和努力的结果。主管的一大优势是他们通过鼓励、社会压力和激励来促进承诺和努力。鉴于依赖性在绩效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专业独立性实际上阻碍了向第三方报告进展所带来的绩效提升效益,该怎么办?面对外部强加的问责结构,企业家的表现会有所不同吗?或者也许企业家与员工不同,他们受内部力量的驱动,不需要外部机制来推动他们前进?
我们旨在探索自由与依赖之间的这种紧张关系,因为不清楚追随职业独立的愿望是否适合企业家,或者放弃一些自由是否实际上可以帮助企业家实现其初创企业的业绩目标。
这个问题对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都很重要。让我们假设一下,对独立的偏见会阻碍企业家实现他们的绩效目标,而问责结构会推动企业家绩效。如果是这样的话,企业家实际上可能会从战略性地自我调节他们 自雇数据 的独立愿望中受益。因此,建立问责结构(例如咨询委员会)的过程将使企业家保持高绩效轨迹。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创业促进计划(如商业加速器)实际上可能会从投资和建立旨在对企业家进行更大监督的流程中受益。
相反,如果我们的研究发现问责结构对绩效没有影响(甚至是负面作用),那么该项目也将向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关监管结构无效(甚至是有害)的宝贵证据。
什么是结构化问责制?
结构化问责制包括以下行动:鼓励企业家思考如何实现目标;与他人就这些目标进行引导性讨论;要求企业家承诺完成任务以实现这些目标;以及回顾先前承诺的任务是否成功。根据现有的理论,人们认为,通过创建一个鼓励企业家系统地、定期地经历这一周期以对其自主制定的计划负责的结构,将为新企业绩效带来更有利的结果。
我们将要做什么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我们与一家大型商业加速器合作,设计了一个问责结构,参与者定期(大约每四周)与一组(大约八人)同行和一名加速器高管会面。在每次会议上,参与者都被要求反思他们在上一次聚会期间承诺的任务是否成功,并分享他们计划在下次聚会前执行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