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清华毕业的俞浩本身也是学霸,带领团队研发了追觅的代表性技术“高速数字马达”、“追觅仿生臂”等;另一方面,87后的俞浩敢于大胆启用年轻人,郭人杰就是一个典型。 既然郭人杰干得不错,为什么要在追觅未上市的情况下急流勇退?可能与追觅整体战略的不确定性有关。 在多个社交平台上,也有自称追觅员工称,郭人杰离职与俞浩管理方式有关,尽管可以启动年轻人,但不放权。郭人杰业务推进束手束脚。不过此番言论《华尔街科技眼》未得到直接的证实。
实际上,追觅本停 马来西亚电话号码表 滞状态,缺乏长期主义。或许是追觅对机器人业务的摇摆,导致高管们选择离开自行创业。 机器人赛道,追觅前高管要老东家抢地盘 翻看追觅的创始人的履历不难发现,俞浩一定不满足于只做扫地机器人。 俞浩在清华求学时期就表现非常耀眼,曾参与四旋翼无人机开发、发明了全球三旋翼无人机,还创立了“天空工场”科技平台,汇集了一批极客,其中就包括追觅的初创团队。
用造飞行器的技术攻克马达转速,便是俞浩技术积累下的一次灵感迸发。 有了飞行器、机器人等技术储备,追觅的视角并不局限在清洁电器领域。“追觅自成立以来,就树立了成为世界顶级科技企业的愿景。在不久的将来,Eame One 可应用于表演娱乐、科研教学、商业服务等领域,也可以在搭载更多配件后,用于各行业的巡逻、勘察等作业场景。” 俞浩曾在2022年ROBOCON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上发表此番演讲。 2021至2023年,追觅发布了自研机器狗Eame One、通用人形机器人等数款机器人产品,俞浩也曾公开表示:“未来十年,是广义机器人最好的时代。